诸侯ok1133官网简介

作者: 时间:2023-09-22 点击数:

诸侯ok1133官网是青海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艺术院系。它的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青海师范学院艺术科,1977年恢复高考后成立艺术系,涵盖音乐、美术两大学科。2003年2月,在艺术系的办学基础上分离组建了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2016年10月更名为诸侯ok1133官网。诸侯ok1133官网现设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至2021年,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建设为省级一流专业。学院有声乐、器乐、音乐理论、舞蹈、学科教育五个教研室及青海师范大学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心。2019年开始招收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声乐表演、键盘与其他器乐表演、音乐创作;2023年开始招收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方向为艺术史;2023年开始招收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舞蹈表演、舞蹈教育。现将诸侯ok1133官网做简要介绍:

一、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诸侯ok1133官网有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音乐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能,具备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音乐表演专业则更倾向于高水平音乐表演专门人才的培养。舞蹈学专业着重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演艺团体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和舞蹈创编工作的舞蹈艺术人才。各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课程体系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学科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程。研究生院的课程设计按照专业特点,音乐教育硕士注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学习,专业硕士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课程的训练。

(一)坚守师范初心,推进卓越教师发展。诸侯ok1133官网坚守“师范”初心,推进卓越教师发展。实施优质教学、信息化教学人人通、德育提升三大工程,培养方案质量提升、通识课程改革、夏季小学期三项计划,本科生导师和青年教师助教两项制度,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4门在线开放课程成功上线智慧树、学堂在线中文慕课平台、立项建设6门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46门网络课程。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引导教师打造“金课”。2019年音乐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二)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学院积极构建“三模块、三平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和“校外实践基地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内课外实践平台”三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内实训、见习、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等,特别是在2019级学生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开拓了卓越教师课程项目,除常规的三字一画、五项教学技能外,增加了尤克里里、非洲鼓、口风琴等内容,为学生走向实习实践个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因疫情,本学年学生组织了为期一周(应该是每学期一周)主题明确的教育见习,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增强教育见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反复训练中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课程建设有新突破。2016年、2018年学院连续两次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准确把握艺术学科内在规律与专业培养特点,以专业建设计划为远景,保证了新的教学计划的时效性、前瞻性。学院在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在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课程达168门,每个教研室都出了具有特色的网络教学简报。学院有5门课程申报了学校混合式教学课程,2门课程获得学校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了3门省级一流课程。教师对待课程的态度和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

诸侯ok1133官网现有专任教师42名。在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2%,本科学历 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8%,专职管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5人,占专职管理人员总数71%,学院有高级职称教师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5%,其中正高 5人,占总数 12%,副高14人,占总数33%,讲师1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31%,专职管理人员教授1人,讲师3人。目前在岗教师37人,在读博士6人。

(一)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断加大。组建学科团队,通过引进专家、培养内部等渠道提升教师能力。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专业汇报制度”、“学术骨干培养工程”等措施,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专业学术梯队:一是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制定了青年教师成才、成长计划,提高创作、写作、指导、研究、教学能力,为新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采取师徒结对帮扶的形式,强化听课、备课、评课和合作的教研活动,实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抓好青年教师的专业汇报制度。按照声乐、器乐、理论、舞蹈为单位,按照工作安排,上学期是声乐与理论、下学期是器乐与舞蹈的专场汇报形式,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向全院师生展示专业技能,交流与促进,对学生也起到教育和引领的作用;三是积极落实青年教师基层实践锻炼制度。我院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每年安排1-2名青年教师赴顶岗支教单位进行基层锻炼,他们不仅要对顶岗支教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辅导、还要对当地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开音乐会、培训班等形式对青海农牧区的音乐教学进行交流研讨,极大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四是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采取重点支持、方向布局的措施,在每一专业方向进行骨干布点培养。近年来,青年教师独立或指导学生举办各类专业实践活动音乐近100场,获得国际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28项、省部级奖励79项。2人获得“千人计划”培养项目;多人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得全国声器乐比赛奖项;1人获得青海省“德艺双馨”教育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本年度,我院4人获得“青海省文化艺术贡献奖”;1人获批进入国家美育教育委员会专家库;1人获得“青海省千人计划”;1人获得“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推荐资格,为学院的品质提升做出了贡献。

(二)重视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对外交流。一是以“重学习、开眼界”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术交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模式。每年聘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教育和艺术表演家10余人来我院进行讲学与学术交流活动。外派30余名教师外出学习观摩,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二是通过多种平台助力教师发展,利用团队优势激发教师个人创造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近年来,青年教师独立或指导学生举办各类专业实践活动音乐近100场,获得国际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28项、省部级奖励79项。2人获得“千人计划”培养项目;多人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得全国声器乐比赛奖项;1人获得青海省“德艺双馨”教育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三是学院狠抓教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教师共发表论文100篇;立项各类课题40余项;获得20项教、科研奖励。出版发行专著、专辑、教材16项,为本科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

为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空间,学院在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学密切合作的同时,还注重不断加强与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进行深度合作,先后与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山东寿光电视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化馆、青海省音乐家协会、青海省演艺集团、青海省纵横文化有限公司、青海省爱乐艺术学校、青海省知音琴行、天韵琴行、三益琴行、西宁市文化馆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提高社会文化资源吸纳,积极转化教学成果共享,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活动,在相互合作、共享共赢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索着校外合作、资源共享的新路径。

三、教学资源概况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10190㎡。学院现有舞蹈教室5间、独立音乐厅1栋、筝乐团教室1间、民乐团1间、合唱排练厅1间、电子钢琴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8间、多媒体排练厅1间、实验室4间、琴房129间、教学实践用房1间。学院拥有教学设备近2000台件,其中学生音频电脑20台、钢琴148架、手风琴22架、电子钢琴60架、双排键电子钢琴2架、其他各类乐器36件、各类演出服装道具800余件、实验室设备395件,总价值达7,833,542元。这些教学设施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上课需求。学院面向本科生开放的音视频实验室和学科教学实验室以及供教学用的各类实习、实训场所。借助新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势,学院拥有专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共享图书资料支撑,借助CNKI中国学术期刊、方正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等电子、网络资源库,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和本科生的学习、科研工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四、学生情况

学院目前拥有16个教学班,475名全日制本科生,6名学科教育硕士生,11名艺术专业硕士生。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发展工作,营造了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德育提升工程”全员化、联点帮扶全员化、就业工作全员化的育人环境。学生自我实践意识强,善于把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近三年,全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人数达300 人(次),获得各类奖项245项。

学院按照精品化建设思路,打造了“青海师范大学合唱团”、“昆仑回响交响乐团”等10个学生社团,注册成员130多人,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有效弥补了第一课堂交流互动不多的短板。

学院毕业生在各自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苍海平、杨燕迪、范晓峰、相西源、银卓玛、完玛三智、董万基、周兴才让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联系版主: webmaster@qhnu.edu.cn

Copyright 2009 诸侯ok1133官网(CHINA)官方网站-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联电子